首先,西藏的佛教叫做藏传佛教,又叫喇嘛教,又叫西藏密宗,简称藏密,对了,它压根和中原的佛教是两回事.
其次,佛教曾有三变.第一变,所谓 小乘佛教,最接近佛祖的”原教旨”,注重个人修行,希望修成”罗汉果”,所以又叫 罗汉乘.最早传入东南亚和西域的佛教部派就是这一派,又称 “南传佛教”.今天的缅泰老挝一带还很昌盛,可谓国教.至于西域的那些,笼统地说,后来被穆斯林同化或消灭了.
第二变,所谓 大乘佛教,不但自修,还讲究”渡人”,俗语”菩萨心肠”是也,所以又叫 菩萨乘.可惜道德家往往起反作用,劝善往往导致伪善,因此虽流行一时,却也几起几落,宋以后只能说是大大衰落了.传入中朝日本的就是这一派,又称 “汉传佛教”.第三变,所谓 密宗,用佛教自己的说法,真是”末法时代”,邪说盛行,这密宗顶着佛教的招牌,和佛祖的布道简直没什么相干.简言之,它追求的是现世,据说最高境界是”修成金刚不坏之身”,所以又叫 “金刚乘”,不受时间(劫数)和空间的制约,自然也不受戒律的约束,因此我们普通观念上的不杀生不奸淫,对高等喇嘛是没有约束力的.金庸小说里的”法王”们,多数是负面形象,出处就在此了.本来密宗是诞生在印度的,曾北传到中原,没有流行,东传到日本,没有大流行.只有传到西藏的部分因为地理隔绝的缘故,生根发芽了,后来又传到蒙古,被蒙古人奉为国教,呼和浩特的五当召之类,喇嘛庙也.今俄国境内的蒙古遗民,所谓卡尔梅克共和国,至今奉喇嘛教而不衰.满洲后来和蒙古联合,也深受影响,雍正皇帝是其中尤为信奉者,他的潜邸雍和宫可为证明.因为密宗诞生不久,印度本土被穆斯林入侵,佛教扫荡殆尽,只剩下喜马拉雅山以北这一支尚存,所谓“藏传佛教”了.
Continue reading